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关政策解读
一、政策要求
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当每年累计不少于72学时(其中,公需科目18学时,专业科目42学时,选修科目12学时。如下表所示)当年内,三个科目同时满足最低学时要求,登记在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通过相关部门审核认定,则可以打印当年的年度证书(证书规格统一要求用A4纸彩色打印)。另外,省、市有关文件也明确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晋升高一级资格,通常需要提供近三年(连续三年)的继续教育年度证书,例如2013年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须提供2011年-2013年的继续教育证书。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任务表
12天/72学时 |
||
公需科目(3天/18学时) |
专业科目(7天/42学时) |
个人选修科目(2天/12学时) |
含义:是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政策法律法规、基本理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知识。 |
含义:是指本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新理论、技术、信息,以及行业内不同类别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 |
含义:个人选修科目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所在岗位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技术,以及个人职业发展所需的各项知识。 |
二、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
(一)系统概述
从2011年起,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实行网上登记。在百度上搜索“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即可搜索到省人社厅开发的系统网址(http://59.41.8.110/vsappgdhr/gdhr/login_gdjx.aspx)。由于系统是2010年开发启用的,因此只能登记2010年以来的继续教育情况。
(二)系统操作流程
1.管理系统共有五类用户:个人用户、法人单位、施教机构、行业主管、人力资源部门。
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个人用户,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即是法人单位用户。
2.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总流程: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记录申报 → 记录审核 → 认定 → 计入学时 → 学时修满打印出证
3.各科目操作流程图
个人选修课申报流程
(三)系统操作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
1.先由用人单位注册,单位注册通过人社部门审核批准后,个人再进行注册。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继续教育信息系统;
2.本系统采用实名制,无论单位还是个人注册都要提供身份证号码,一个身份证号码只能注册一次;
3.如果单位属于东莞市工商登记注册或东莞市区直单位,单位注册选择“人事户头”必须要选择“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即是“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点击“下层”,找到“东莞市人力资源局”4.假如选错人事户头,请致电省人社厅技术咨询电话:020-83126088 ,传真:020-83550092;
5.法人单位在审核所在单位专技人员上传至系统的继续教育记录,主要审核三点:①有没有上传相应的继续教育证明至附件;②附件是否符合要求,一是否有个人姓名,二是否为彩色扫描件或者照片;③继续教育记录的课程名称、科目类型、学习起始时间、施教机构、申报学时是否有写错,与上传的附件是否一致。审核无问题则点击“通过”,否则点击“不通过(退案)”。
6.法人单位怎样处理人社部门的退案?法人单位退给个人修改,个人按要求修改后再送审至法人单位,法人单位送审至人社部门审核。详细可查看继续教育记录的“办理情况”。
7.法人单位应安排好本单位专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①时刻关注“管理系统”的学习指南。如果本行业专技人员有指定的专业科目培训,则及时与相关施教机构联系。②积极发动和组织本单位专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该在人社部门备案的施教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进行系统、规范的学习。
(四)系统操作指南
详细的系统操作指南可登陆东莞市人社局门户网站http://rsj.chancheng.gov.cn/ ——职称服务——操作指南。
三、继续教育内容及施教机构
(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
项目 |
公需科目(3天/18学时) |
专业科目(7天/42学时) |
个人选修科目 (2天/12学时) |
|
分项 |
∕ |
专业必修科目 |
专业必修科目以外的 专业课 |
∕ |
内容 |
省人社厅在每年的1-3月份发布当年的公需科目学习指南,例如2012年省人社厅发布公需科目学习内容为《建设文化强省 》、《加强社会建设 》和《职业道德与廉政建设 》。 |
按有关行政部门或行业组织发布的指南要求完成。有的行业要求2天,有的行业要求3天。例如环保专业在2011年有指定的专业科目《环境事故应急及其处理技术》,要求学习3天或18学时。 |
剩余4天/5天的学习内容要求由行业主管部门/人社部门及用人单位确定。获得专利、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参加研修班等,学时折算由用人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人社部门确定。 |
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也可自愿选择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继续教育处监制的学习网站学习。 |
没有发布专业科目必修内容的行业和专业,专业学习由用人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人社部门确定。获得专利、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参加研修班等,学时折算由用人单位和行业专管部门/人社部门确定。 |
||||
施教机构 |
公需科目必须到人社部门备案的施教机构或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继续教育处监制的学习网站进行培训。 |
专业科目必须到人社部门备案的施教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承认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培训。 |
没有指定的施教机构,可以是单位的集中培训学习,也可以是专技人员自学。 |
(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2010-2013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一览表
年度 |
公需科目 |
2010年 |
《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技术》、《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科技论文写作》、《专业技术人员新事业开发》、《专业技术人员反腐倡廉教育》 |
2011年 |
《低碳经济》、《自主创新和现代产业知识》 |
2012年 |
《建设文化强省》、《加强社会建设》、《职业道德与廉政建设》 |
2013年 |
《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 |
2014年 |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 |
2011-2013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必修科目(精选)
序号 |
行业 |
年度 |
专业必修科目 |
培训教材/机构 |
1 |
建筑建材 |
2013 |
岭南特色历史街区村落景观保护和利用;建设紧凑型城市助推广东低碳发展;新型地基处理技术;土木工程事故处理;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律制度与工程合同管理;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及城市病的思考;新清单计价条件下观察索赔管理。(6学时/天,共计42学时) |
广东省建设教育协会 2013年拟举办14期培训班 |
2 |
水利、水电 |
2011 |
水利工程事故危机应急预案编制及处理技术(18学时/3天) |
《水利工程事故危机应急预案编制及处理技术》 |
2012 |
《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控制》、《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验收管理手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 |
无指定教材 |
||
2013 |
《山体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处理措施》、《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技术》(任选其中一门培训,每门按18学时或3天计算。) |
具体组织培训工作,由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省水利学会负责。 |
||
3 |
电子技术 |
2012 |
国内外电子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如国内外电子技术发展动态,先进的工艺、先进设计方法和发展趋势,国家有关电子技术的新法律、新技术政策和新技术法规,电子技术专业范围内的新标准、新规范、新规程等。 |
可选择广东省计算中心(http://www.gdpedu.org)或其他经过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的施教机构学习。 |
4 |
经济 |
2012 |
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经济法规、政策,经营管理,经济研究等。 |
|
5 |
测绘国土工程 |
2011 |
测绘法律法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技术、测绘质量监督技术、测绘业务新技术。(30学时) |
无指定教材 |
2012 |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测绘专业知识、地矿管理专业知识 |
《数字地图新技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测绘管理与测绘法规》、《测绘综合能力》、《测绘案例分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基本知识》 |
||
2013 |
测绘:测绘相关法律法规、测绘质量监督技术、测绘成果管理及保密制度、测绘成果应用、测绘业务新技术、地理信息、遥感新技术。 |
根据行业特点,不使用统一教材。具体培训组织工作由广东省土地学会、广东省测绘学会负责。2013年拟举办五期培训班,每期42学时。 |
||
6 |
轻工 |
2011 |
中国轻工业科技发展方向及对策(18学时/3天) |
无指定教材 |
2012 |
中国轻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措施(18学时/3天) |
|||
2013 |
《轻工业科技创新方面、要求及重点》(18学时/3天) |
参加广东省轻工业协会轻工培训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具体开班信息将会在广东轻工信息网公布。) |
||
7 |
体育教练员 |
2011 |
《运动训练学》、《运动技能形成原理》、《运动解剖学》、《教练员岗位培训》、《训练计划的制定及实施》、《体能训练与竞技状态调控》(12学时/2天) |
无指定教材 |
2012 |
《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专题培训》、《运动生物力学》(12学时/2天) |
|||
2013 |
《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专题培训》、《运动防护》 |
由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编写并提供相关培训资料,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
||
8 |
环境保护 |
2011 |
环境事故应急及其处理技术 |
无指定教材 |
2012 |
循环经济及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18学时/3天) |
|||
2013 |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18学时/3天) |
|||
9 |
工艺美术设计 |
2011 |
工艺美术平台设计管理;雕刻类工艺美术的设计管理;陶瓷类工艺美术的设计管理;追溯工艺美术史源,了解现代工艺美术流行趋势。 |
无指定教材 |
2012 |
传统工艺美术价值;工艺美术的艺术特征;工艺美术的设计思想;工艺美术的鉴赏与创新(18学时/3天) |
|||
2013 |
根据“集中统筹、分类施教、保持特色、讲求实效”的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原则,结合工艺美术的专业特点和从业实际,在设计思维、设计实践、设计创新的层面,学习、实践前沿理念、交互原理、科技思维、生态价值、低碳观念、特色创新和原创精神。(18学时/3天) |
广东省艺术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的组织实施,由广东省轻工专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经济职业技术学校负责。 |
||
10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1 |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方法新探、和谐人事关系的构建(18学时) |
无指定教材 |
2012 |
《基于职位能力的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18学时/3天) |
由省人才交流协会组织培训 |
||
2013 |
《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至少18学时) |
无指定教材 |
||
11 |
公路与桥梁养护及维修技术 |
2012 |
公路路面、路基、桥梁维修加固等技术(18学时/3天) |
《水泥路面检测、养护维修关键技术》、《广东省公路桥梁维修加固指南》 |
2013 |
1、公路桥梁养护工程师岗位培训班,32学时; 2、全省公路局长(站长)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24学时; 3、全省公路养护中心、养护所(道班、站)领导干部培训班,24学时; 4、公路养护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16学时; 5、道路与桥梁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班(建设方向),24学时。 6、道路与桥梁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班(养护方向),24学时。 7、道路与桥梁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班(管理方向),24学时。 |
无指定教材,根据各学习内容要求计算 |
||
12 |
档案 |
2012 |
电子文件管理、国内外数字档案馆概况、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化有关专业研究、信息化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18学时/3天) |
无指定教材 |
2013 |
档案服务的功能拓展、档案利用与服务、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等(18学时/3天) |
|||
13 |
通信 |
2012 |
LTE系统技术、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两个专业科目各18学时/3天 |
无指定教材 |
14 |
食品 |
2012 |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宣贯 |
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文本 |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相关标准宣贯 |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饮料生产企业实施指南》以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和《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社会责任》等四项标准文本 |
|||
2013 |
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6687-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 2、《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QB/T4111-2010) |
两门课程均为12学时,学员可根据需要任选其一参加。教材:相关标准文本 |
||
15 |
群众文化 |
2012 |
小戏小品创作,广场排舞艺术,文化馆站业务干部艺术培训,基层群众文化业务培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及保护区建设规划,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文本写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按6学时/天计算) |
培训单位提供 |
2013 |
少儿美术教育,文学创作,书法,摄影,戏剧表演,少儿歌曲创作,少儿美术教育,歌词写作,小戏小品创作,广场排舞艺术,文化馆馆长培训,文化站长培训,文化馆站业务干部艺术培训,基层群众文化业务培训,群众广场排舞骨干培训,广东粤东西北(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业务干部免费艺术培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及保护区建设规划等等 |
无指定教材 |
||
16 |
图书资料 |
2012 |
数字资源,图书资料,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学术论文写作实证谈,图书分类,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与图书馆创新服务……(按6学时/天计算) |
省略的专业必修科目详细请看《2012年广东省文化艺术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 |
2013 |
图书馆馆长培训,数字资源,图书资料,图书馆管理,图书分类,读者服务,学术论文写作实证谈,图书分类,图书馆信息业务,图书馆学情报学,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编目,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审相关知识。 |
无指定教材 |
||
17 |
文物博物 |
2012 |
田野考古,文物保护工程业务,文物博物讲座,岭南考古讲座(按6学时/天计算) |
培训单位提供 |
2013 |
田野考古,文物保护工程业务,文物安全管理,藏品鉴赏,文物鉴定,文物讲解,讲解员业务知识,文物陈列展览策划,古籍整理,动物标本培训,文物普查,岭南考古。 |
无指定教材 |
||
18 |
环境艺术设计 |
2011 |
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新型绿色材料的推广应用;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趋势。(18学时/3天) |
无指定教材 |
2012 |
智能化设计的未来;空间要素的新概念(低碳改造);体验型设计的思维导向(18学时/3天) |
|||
|
|
|
||
|
|
2013 |
根据“集中统筹、分类施教、保持特色、讲求实效”的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原则,结合环境艺术的专业特点和从业实际,在设计思维、设计实践、设计创新的层面,学习、实践前沿理念、交互原理、科技思维、生态价值、低碳观念、特色创新和原创精神。(3天或18学时) |
广东省艺术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的组织实施,由广东省轻工专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经济职业技术学校负责。 |
备注:以上是部分行业的专业必修科目,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详细列出,如需了解申报专业有没有指定的专业必修科目,可在此处查找: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首页——学习指南,如想了解最新的专业科目指南也请密切留意学习指南栏目。专业必修科目是每年继续教育任务里重中之重的内容,在此提醒广大专技人员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
除此以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办法》还对专业科目作出如下规定:
第七条:“为鼓励学习、鼓励自主创新、鼓励产学研结合,多出成果,取得以下成果的可计算完成或部分完成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必修以外的内容和学习时间。
(一)取得以下成果的主创人员可计算全部完成当年专业科目学习指南必修以外的内容和学习时间:
1.当年获得专利;
2.当年出版专著;
3.当年完成省级以上专业课题项目;
4.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
5.其他经省行业主管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为可计算的成果。
(二)可计算部分完成当年专业科目学习时间
本条第(一)项所列成果的非主创人员,按百分之五十计算完成当年专业科目学习指南必修以外的内容和学习时间。”
第十一条:“在任职年限内参加各种在职学历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的,凭其所读院校的考试合格成绩单,计算完成专业科目必修内容以外的学习时间。”
根据上述规定,例如李四2012年申报环境保护高级工程师,他必须要在广东省(东莞市)人力资源部门备案的施教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的培训机构学习今年指定的专业科目《循环经济及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18学时;如果他2012年在省级以上环保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第一作者)1篇,则可算全部完成当年专业科目学习指南必修以外的内容和学习时间,也就是可计算完成24学时专业科目。
(三)施教机构
东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经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备案的继续教育施教机构)如下:
东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序号 |
施教机构名称 |
地址 |
联系人及电话 |
1 |
东莞市科技进修学院 |
东莞市莞城区新芬路38号科学馆四楼 |
李老师,22119761 |
备注:专技人员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远程继续教育学习,学习通过相关考核后网站会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注册时使用的实名自动登记到广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专技人员无须重复登记。
四、受理时间
(一)继续教育记录审核认定的时间为每周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2:00—5:30,法定节假日除外,注意:8月1日—9月15日为每年的评审高峰期,此段时间审核较慢,申报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注意时间安排,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后应及时把继续教育证明登记上传至省继续教育系统,以免造成延误。
(二)《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任务是每年必须完成的,原则上不允许下一年度补学上一年度的内容。但考虑到《条例》实施时间不长,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条例》各项要求的理解贯彻也是个渐进的过程,为便于工作衔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2010、2011.2012.2013年没有完成继续教育学时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2011年仍可按照年度继续教育要求,补修完成这两个年度的继续教育任务后,补发2010、2011年度继续教育证书。
(三)新注册的法人单位用户,请等待5-7天,认定通过后可登陆省继续教育系统操作。
五、继续教育咨询部门及联系方式:
受理部门:东莞市人力资源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咨询电话:22836690 地址:东莞市市政府东楼六楼